德育圆桌π|以心育人 以行筑梦 ——江陵实验初中黄晓晓老师分享“用心·用情·用智慧”的治班之道
日期:2025-04-14 09:12:55  浏览量:4

为持续推进班主任经验互鉴与专业成长,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初级中学“德育圆桌π——我和我的班级”系列活动第四期如约而至。本期活动由初一年级班主任黄晓晓老师主讲,她以“用心浇灌,静待花开”为主题,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,系统阐述了“安全筑基、纪律塑形、沟通润心”的班级管理智慧,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场温情与理性交融的育人盛宴。  

 

黄晓晓.jpg

心之所向:筑牢班级管理“三重基石” 

黄晓晓老师开宗明义:“班主任工作虽琐碎繁杂,但唯有以心换心、以情共情,方能守护学生向阳生长。”她从班级管理的核心维度展开分享:  

1. 安全为基,守护成长底线  

   “安全无小事,生命高于一切。”黄晓晓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,通过主题班会、情景模拟、应急演练等形式,强化学生安全意识。她特别提到一名曾因追逐打闹受伤的学生案例:“与其事后追责,不如提前预防。一次生动的安全课,可能避免一场意外。”  

2. 纪律为纲,涵养班风正气

   在班级纪律管理中,黄晓晓坚持“规则明、执行严、奖惩公”的原则。她创新推行“班规积分制”,将学习、纪律、卫生量化考核,每周公示“班级红黑榜”,并设立“进步之星”奖项。她分享道:“一名常违纪的男生因连续两周零扣分登上红榜,全班自发鼓掌时,他眼里的光让我坚信——规则亦可点燃希望。”  

3. 卫生为镜,培育责任意识  

   “一室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黄晓晓通过“值日责任制”“弯腰行动”“最美小组评选”等举措,将卫生习惯与责任教育结合。她以一次“垃圾风波”为例:某小组因值日疏忽被扣分,组员主动申请延长值日一周以弥补过失,“当学生从‘被动打扫’转向‘主动担当’,教育便有了温度。”  

情之所至:架起师生成长“三座桥梁”  

从管理到育人,黄晓晓以细腻的视角与智慧的行动,搭建起师生共进的桥梁:  

1. 沟通之桥: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 

   黄晓晓坚持“每日一谈、每周一信”,通过谈心本、匿名信箱等方式倾听学生心声。她动情回忆:“一名内向女生在匿名信中写道‘父母总说我不如弟弟’,我联系家长组织家庭会议,最终用一封‘看见你的闪光点’长信,让女孩重拾自信。” 

2. 班干之桥:赋权赋能,激活班级内生力

   在班干部培养上,她推行“民主选举+动态轮岗”机制,定期召开“班干智囊团”会议,并设计“班务微项目”锻炼学生能力。她举例:“班长自主策划的‘班级吐槽大会’,不仅化解了矛盾,还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。”  

3. 家校之桥:同心共育,静待满园芬芳  

   黄晓晓创新家校沟通形式,通过“家长课堂”“亲子共读打卡”“周末家庭日”等活动,推动家校协同。她提到:“一名沉迷手机的学生,在家长参与‘21天亲子运动计划’后,逐渐戒掉网瘾。教育合力的意义,莫过于此。”  

智慧共生:以爱为舟,载梦远航  

黄晓晓总结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境界:“用制度规范行为,用温情融化隔阂,用智慧点亮成长。”她提炼出三条核心经验: 

1. 细处着眼:从“一粒纽扣没系好”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,教育需见微知著。  

2. 柔处着手:“批评时关上门,表扬时推开窗”,语言的力量在于尊重与温度。  

3. 远处谋划:不被琐事困住脚步,聚焦习惯养成与品格塑造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。  

众行致远:圆桌π再启育人新思

黄晓晓的分享引发了热烈反响。德育处周容锐主任点评道:“从‘误与悟’到‘心与行’,德育圆桌π始终聚焦班主任的实践智慧。黄老师的分享既有烟火气,又有书卷香,诠释了‘教育是慢的艺术’。”活动现场,教师们围绕“家校共育痛点”“班干部自主性培养”等议题展开讨论,共绘育人新图景。  

教育之路,道阻且长;以心育人,行则将至。黄晓晓老师以爱为桨、以智为帆,为江陵实验初中的德育实践增添了温暖注脚。未来,“德育圆桌π”将继续凝聚育人智慧,助力每一位班主任在耕耘与守望中,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,静候教育之花的盛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