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班主任经验共享与专业成长,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初级中学"德育圆桌π——我和我的班级"系列活动第三期如期举行。本期活动由初三年级班主任夏玉环老师主讲,她以"做一个‘老练’的新班主任"为主题,结合自身带班的实践与反思,生动展现了从"青涩"到"成熟"的蜕变历程,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多维度的育人启示。
误之鉴:直面班级管理中的"暗礁险滩"
作为新任班主任,夏玉环坦言:"班级管理如同航海,暗礁常在,唯有直面才能破浪前行。"她结合真实案例剖析了三类典型问题:
1. 误判——标签化认知的陷阱
初接班级时,原班主任对6号学生"叛逆、早恋"的评价曾让她心生偏见,甚至误信"厕所乌龙事件"。反思后,她意识到"标签会遮蔽成长的可能",转而以发展的眼光观察,发现该生逐渐蜕变为"爱学习、守规矩"的榜样。
2. 失控——班干部选拔的阵痛
试用班长7号因管理方式生硬引发同学不满,班级上演"夺权风波"。夏玉环坦言:"过度依赖‘经验推荐’而忽视学生动态,是民主管理的绊脚石。"最终通过"分权试用+民主选举"化解危机,让班干部选拔回归公平。
3. 疏漏——沉默背后的隐忧
班级中看似乖巧的28号、29号学生,实则隐藏校外纠葛、心理危机等问题。她反思道:"表面的风平浪静,往往掩盖着暗流涌动。班主任的敏锐观察与深度共情,才是破局关键。"
悟之道:解锁班级管理的"智慧密码"
从"误"中觉醒,夏玉环提炼出五大管理智慧:
1. 破冰"金钥匙"——动态观察,撕去标签
通过每日早到勤盯、课间巡班,捕捉学生细微变化。如发现42号早恋、38号离家出走等问题,均源于晨间观察的异常神情。"班主任的‘火眼金睛’,是预防危机的第一道防线。"
2. 沟通"连心桥"——科任协同,家校共育
开学初为科任教师定制"旺旺大礼包",共享学生信息;与历史教师合作,为偏科生定制作业,助其成绩跃居年级第二。她强调:"班主任不是孤岛,唯有联动各方,方能织就育人网络。"
3. 班规"活法典"——学生主导,柔性执行
班规由学生共同拟定,聚焦具体行为要求,如"电器管理全权交予26号,无人时必断电"。对违纪者,她主张"穿越时空理解错误":既有未来视角的宽容,也有当下纪律的坚守。
4. 赋能"巧手腕"——精准用人,激发潜能
让抑郁的37号担任宣传委员,用绘画才华重塑自信;安排沉默的43号整理讲台,以细节服务赢得尊重。"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,找准位置便能熠熠生辉。"
5. 情感"润滑剂"——以情化人,疗愈创伤
面对被父亲暴力管束的35号、家庭离异的33号,她以倾听替代说教,搭建亲子沟通桥梁。"教育不是驯服,而是让伤痕化作成长的年轮。"
智慧融合:化"变"为翼,向"心"而行
夏玉环总结三点实践感悟:
1. 动态管理:学生是流动的个体,"一刀切"必酿隐患,唯有因势而变,方能对症下药。
2. 共情优先:纪律的刚性需与情感的柔性平衡,"先走近内心,再规范行为"。
3. 团队协作:班主任的智慧在于整合资源,"科任教师、班干部、家长,皆是育人合伙人"。
众行致远:圆桌π再绽思维之花
夏玉环的分享引发了强烈共鸣。德育处周容锐主任点评道:"从‘误与悟’到‘变与情’,夏老师展现了新手班主任的破茧之力。"活动现场,教师们围绕"标签化破局""沉默生关怀"等议题展开热议,共探育人新路径。
教育的艺术,在于在变化中坚守初心,在琐碎中孕育伟大。夏玉环老师以"变"为钥、以"情"润班,为江陵实验初中的德育实践增添了温暖注脚。未来,"德育圆桌π"将继续携手每一位班主任,在育人之路上且行且思,静待满园花开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德育圆桌π|以“误”启智 以“悟”润心 ——江陵实验初中孙星宇老师分享“误与悟”的...